2025年3月31日,克里姆林宫闭门会议上,普京对俄罗斯商界精英抛出一句话:“我们愿意打一场百年战争! ” 这句宣言像一枚深水炸弹,在全球舆论场掀起巨浪。 而四个月后,特朗普的“空军一号”上突然甩出一纸最后通牒:要求普京在10天内与乌克兰达成协议,否则将对俄商品征收100%关税,甚至惩罚购买俄石油的国家。 戏剧性的是,莫斯科外交部大楼里,官员们照常泡咖啡、签文件,仿佛美国的威胁只是窗外一阵风。
特朗普缩短谈判期限至8月7日的决定,看似对俄强硬,实则暴露了致命矛盾。 他公开承认:“我不确定制裁是否能迫使俄罗斯让步。 ” 这种自相矛盾的威慑,源于他岌岌可危的国内处境,支持率跌破35%,通胀高企,法律诉讼缠身。
更尴尬的是,就在他发出通牒后48小时,欧盟突然宣布暂停对乌克兰的15亿欧元援助。 这无异于给普京送上“神助攻”:乌军前线弹药库存告急,俄军却借机在哈尔科夫日均倾泻3万发炮弹,战场天平加速倾斜。
1. 能源霸权重构,欧盟自断经脉
2025年1月1日,俄罗斯切断通往欧洲的最后两条天然气管道,欧盟被迫与特朗普签署7500亿美元的美国能源采购协议。 但现实残酷:欧洲液化天然气接收站连协议需求的三分之一都处理不了。 德国工业天然气成本三年暴涨四倍,西门子生产线搬去得州,宝马工厂濒临凋零,2024年德国对美直接投资激增40%。
反观俄罗斯,对华天然气出口创历史新高,对印度石油出口翻倍,通过“影子船队”绕行制裁的石油出口增长15%。
2. 军工产能:匕首导弹 vs 爱国者
俄军工厂每年量产1000枚“匕首”高超音速导弹,远超西方“爱国者”导弹年产900枚的产能。 当欧盟因援乌耗尽自身导弹库存(几乎无射程超500公里武器)时,俄军已在恰索夫亚尔取得战略突破,乌军累计伤亡超40万人。
3. 战场控局:停火? 那是给北约送弹药
普京对乌方30天停火建议嗤之以鼻:“停火只会让北约武装乌克兰。 ” 俄军目标明确:夺取卢甘斯克、顿涅茨克、扎波罗热、赫尔松全境,消除北约东扩威胁。
主权沦丧实锤
普京曾直言:“欧盟不配称为主权国家。 ” 证据确凿:特朗普对欧洲商品加征15%关税,欧盟不敢反抗;美国核潜艇部署波兰,欧盟噤声;德国被迫支付GDP的5%作“保护费”。
内部分裂加速崩溃
匈牙利总理欧尔班炮轰欧盟预算:“30%的钱流向了不该去的乌克兰! ” 默克尔三年前的预言正在应验:欧盟GDP全球占比从15.4%滑至14.5%,2025年需多付1200亿欧元填补能源缺口。 更荒诞的是,欧盟为乌军提供武器后,自身武器库空空如也,被迫排队购买美国装备。
特朗普与普京看似对立,实则各取所需。 特朗普需要:
而普京的回报是:拿下乌克兰全境,将东欧纳入势力范围。 俄外长拉夫罗夫早已点破:“美国的目标是给欧盟经济彻底‘放血’! ”
2025年2月沙特会谈中,美俄密商乌克兰方案,欧盟代表被拒之门外。 波兰抗议被美俄出卖,德国在能源危机中挣扎,法国鼓吹“战略自主”却无人响应。 《经济学人》封面一针见血:长桌两侧只有特朗普与普京,欧洲沦为画面角落的阴影。
当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焦头烂额核算7500亿能源大单时,布鲁塞尔的会议室里弥漫着无力感,默克尔的预言正变成季度经济报告中冰冷的数字。
盈昌配资-股票配资怎么赚钱-配资平台正规-股票配资是什么意思啊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