编辑丨卡卡
文丨卡卡
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,赘述在文章结尾
高考分数还没出来,很多家庭的心已经悬到了嗓子眼。
2024年全国普通本科录取率只有可怜的33.5%,这意味着,平均每三个孩子里,只有一个能进入本科大学。
2025年参考人数有1335万,录取基本盘大概与去年差不多,这中间还包括了超过200万的复读大军,竞争可谓相当激烈!
那么今年的录取情况会如何,又有多少个孩子能走过“独木桥”呢?
能上本科的不到四成
说句大白话,高考这条路上,你家的地理位置,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这场仗有多难打。
北京、上海、天津这些地方,考生少,教育资源集中,本科录取率能轻松上75%。
考生少一半,机会多一倍,简直是教育资源分配不公的“快车道”。
再看看河南、四川、山东这些省份,考生人数动辄七八十万,录取率低得让人揪心。
山东考生快70万,本科率还不到43%。
更别提清北复交这类顶尖名校了,它们在北京、上海招的人,可能是某些大省的八到十倍。
这种地域鸿沟,触目惊心。
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在农村地区尤其刺眼,县城中学老师不够、设备老旧,连正规的模拟考都办不起来。
有的班级,四十多人里最终能考上本科的屈指可数,那比例低得让人心里堵得慌。
这些实实在在的困难叠在一起,“上个普通本科”这个曾经的基本目标,对教育资源匮乏地区的孩子来说,正变得越来越像个奢望。
高考不是分数高了就稳了
2025年,河南、四川等八个省份要实行新的“3+1+2”模式了。
这里头有个事儿得拎出来说清楚:赋分制。
物理、化学这些选考科目的分,不再是卷面考多少就是多少,而是根据你在全省的排名“转换”出来的。
很多人盯着总分变了多少,以为分数线会涨跌。
但这可能是个误区。
赋分后,你看到的分数也许“好看”了点,但你在全省考生里的真实排名,也就是位次,可能没怎么动,甚至可能滑落了。
所以研究这次高考,不是去猜分数线,而是得彻底搞明白赋分怎么回事,理解位次比分数更重要。
接着要花功夫去研究志愿填报的新流程、批次划分、专业要求,这才是真正有用的事儿,必须吃透本省的报考指南。
志愿填报,不是随便填填就完了
虽然查分还得等几天,但决定命运的志愿填报窗口期,已经像跑秒一样开始了,而且时间很短。
教育部和各省教育考试院都在反复强调:考生和家长必须提前行动起来!
抓紧熟悉本省的填报规则,包括能填几个志愿、分几个批次、专业有啥要求、心仪学校招多少人等等。
这些关键信息,加上往年的录取分数和位次数据,都在各省的报考指南和网站上明明白白写着。
把志愿填报看成一次精密的项目规划,而不是凭感觉临场发挥,这太重要了。
就像你去买东西,得先知道自己手里有多少本钱,也就是分数和位次,再去看市场里都有啥,也就是院校和专业,最后才能下定论。
别光盯着热门专业或者名校,最明智的选择是结合孩子的兴趣、特长,想想以后想干啥。
现在好多大学都在开人工智能、数字营销这些新专业,就业机会相对多。
可有些过去挺火的传统专业,可能早就人满为患,毕业就失业了。
志愿填报不是填得越多越保险。
最稳妥的方式是“冲、稳、保”的组合拳:填一两个分数线可能“跳一跳”够得着的学校“冲”一下。
选几个对照往年数据、和自己分数位次基本吻合的学校“稳”住,最后再留几个确定能上的学校“保”底,这样能有效避免掉档。
没规划吃了大亏的例子太多了:有孩子分数超过一本线二三十分,但因为没搞懂新高考位次的事儿,光凭感觉报了些热门学校,结果位次不够,直接滑到专科去了。
但同样的分数,要能提前半年研究政策,结合自己兴趣锁定一所二本院校的王牌专业,反而能收获更满意的结果,为将来考研什么的打好基础。
这差别全在提前规划上了。
职教和别的路
国家近年力推职业教育,高职院校的招生盘子越来越大。
汽修、计算机应用、护理这些技术型专业,现在越来越吃香了。
这些专业的毕业生实操能力强,上手快,有些刚毕业就能拿到不比普通本科生低的工资。
职业教育里那种“3+4”贯通培养,已经吸引了不少学生,给他们提供了一条清晰的升学路。
“上专科没出息”这种老观念虽然还没完全消失,但现实正在慢慢扭转它。
跟那些学的专业就业前景窄、或者市场饱和的本科生比,高职生凭着一技之长,往往在就业市场上更有底气,能找到稳定、收入还不错的工作。
最适合自己孩子的路,才是真正有价值的路,这比是不是顶着个“本科”的帽子重要得多。
特别是对农村的孩子来说,很多高职专业更偏实践,和他们原有的动手经验有天然优势,将来就算回家创业,也能凭着技术立足。
人生不是只有高考一条跑道
从长远看,高考这座独木桥或许真不会永远这么拥挤了。
一边是生育率下降,未来几年适龄考生数量预计会慢慢减少。
另一边,教育的选择明显多了:职业教育越来越有吸引力,还有选择更早出国、去国际学校的孩子也越来越多。
这些趋势合在一起看,意味着未来的教育选择会越来越宽广。
家长们其实没必要死盯着“必须上本科”,可以放开眼界,为孩子找一条最适合他们个性、能力、也最利于他们长远发展的路。
对眼下正要面临选择的孩子们来说,不管前面的路看起来多难,都要积极地往前看。
现在就翻开本省的报考指南,查查往年数据,在心里画出个清晰的路线图,这是家长马上就能做的事。
孩子自己也得多了解感兴趣的专业,早点想清楚以后的路。
结语
高考只是人生一个重要的停靠站,不是终点。
方向明确了,脚下的步子才更踏实,不管走哪条路,都有机会走到属于自己的精彩。
你家有今年高考的孩子吗,已经做好报什么志愿的准备了吗?
参考资料:
【1】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——高考成绩6月25日左右公布
【2】澎湃新闻——2025年高考最新消息!
【3】新京报——北京2025年高考成绩将于6月25日发布,6月27日起报志愿
盈昌配资-股票配资怎么赚钱-配资平台正规-股票配资是什么意思啊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